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学校充分释放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已形成高峰引领、高原支撑、卓越促进、特色牵动,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东北大学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产学研合作,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东北大学“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所属学院,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多个学科建设基地。学院具有雄厚的学科底蕴和强劲的发展实力: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院是全国首批35家开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基层学院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开办工业智能特设专业的高校基层学院。
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类、能源动力类2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智能、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2个,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4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6人。
风雨征程、砥砺前行,今天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四个面向”和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强化原始创新,注重科研实效,实施智能转型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学科高地、国家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服务工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构设置及招聘研究方向一览表
专业系设置 |
研究所设置 |
研究方向 |
工业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系 |
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 |
l 智能工业建模与优化 l 工业数据挖掘 l 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安全 l 故障诊断 l 无人驾驶 |
智能系统研究所 |
||
智能控制与安全研究所 |
||
工业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研究所 |
||
无人系统自主控制研究所 |
||
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安全性研究所 |
||
人工智能系 |
图像识别与机器智能研究所 |
l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l 系统工程 l 机器学习 l 大数据技术 l 运筹优化与智能优化 |
机器学习与智能决策研究所 |
||
数据智能与系统工程研究所 |
||
深度学习与先进智能决策研究所 |
||
智能感知与机器人研究所 |
||
智能检测与 控制系 |
智能仪表研究所 |
l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l 智能检测技术 l 工业过程智能建模及优化控制 |
微纳传感与智能检测研究所 |
||
智能光电检测与深度学习研究所 |
||
智能量子感知与光纤传感技术研究所 |
||
电气工程系 |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
l 电气工程 l 多能源优化控制与故障诊断 l 新型电力电子与变流技术 l 电机与电器优化设计 |
电工电子与智能技术研究所 |
||
智能科学与电气工程技术研究所 |
||
智能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研究所 |
||
电子科学与 技术系 |
极限环境电子系统研究所 |
l 电子科学与技术 l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l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智能光电子研究所 |
引进(补充)师资范围
(一)第一层次人才
两院院士、院士正式候选人、国家级领军人才
(二)第二层次人才
国家级青年人才
(三)第三层次人才
l 东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副教授
l 优秀学术骨干教授/副教授
(四)青年教师补充及博士后岗位
引进(补充)条件
类型 |
条件要求 |
|
第一层次人才 第二层次人才 |
n 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或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 n 引进院士不受年龄限制,国家级领军人才年龄一 般不超过 55 周岁,国家级青年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
|
第三层次人才 |
东北大学特聘教授/副教授 |
n 年龄不超过40周岁 n 在海内外著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 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n 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 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不超过1年 |
优秀学术骨干教授/副教授 |
n 近五年所取得的成果须明显高于东北大学相应学 科申报晋升相应职务的业务要求,且在本学院本学科同岗位同年龄段教师中位于前列 n 原则上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 位,且在国外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有2 年以上的科研工作经历 n 优秀学术骨干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副教 授年龄一般不超过 40周岁 |
|
青年教师补充及 博士后岗位 |
青年 教师 补充 |
满足东北大学教师补充基本条件基础上,还须满足: n 教育背景(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 (2)具有国内顶尖大学博士学位。 (3)具有“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同时具有境外著名大学合作科研经历。 n 学术与科研能力 取得过具有较高原创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检索的或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过多篇具有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的高质量、成体系的学术论文,或经学院认定在所属学科顶级期刊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同时围绕前沿科学问题或国家战略需求参与过高水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或取得经学院教师补充业务能力评价专家组认定的其他业绩。 |
博士后 岗位 |
n 国家专项资助项目博士后 n 海外高水平博士后 n 青年教师博士后 n 计划内博士后 |
特殊说明:上述师资引进(补充)条件均为东北大学现行政策规定内容,如有政策调整,则按照最新规定内容执行。
特色优势
NO.1 高端人才的强势引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师云集、学者荟萃,拥有一支院士领衔、高端人才引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构建一支“老科学家领军发展、中青年教师队伍不断突破、创新团队协同发展”的人才梯队,将为您事业发展集聚强大的人才力量。
NO.2 飞速发展的广阔平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所属学院,拥有4个创新群体、10余支创新团队,多个学科科研支撑平台,近年来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教学成果奖项,学院积极为优秀人才组建团队、建立实验室、推动学科交叉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NO.3学院文化的核心凝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行胜于言、敢为人先、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的院训精神,以学院文化凝练全体师生员工、构建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大力聚集人才、重视人才、培育人才,坚持“唯水平”论的人才评价标准,具有人才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NO.4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校级及省级相关政策,大力倡导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在校级方面,设有长聘岗位聘任机制、委员会推荐制及代表作制“绿色通道”晋升机制;在省级方面,依托“兴辽英才计划”等,完善高层次人才聚集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NO.5学科转型的活力释放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学科实力,在对东北大学工程学进入国际排名前1‰和计算机科学ESI全球排名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瞄准新型学科方向,全面实施“智能化”转型,依托人工智能、工业智能新增专业,加速“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态势,具有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强大实力。
NO.6配套全面的生活保障
东北大学地处辽宁沈阳,拥有省内一流的基础教育资源,适龄子女可入读东北大学幼儿园,家属区内有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周边有盛京医院、电力医院等,为教职工提供一流的生活及医疗保障。东北大学处于沈阳核心地理位置,会让教职工在高品质生活中发展事业。
相关待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引进(补充)师资层次及个人情况,提供对比国内同等水平高校,具有相当优势竞争力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具体情况面议。
斗转星移、繁华竞逐、风雨征程、砥砺前行,此时此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正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向全世界召唤,我们紧密围绕学院“智能转型”发展战略,面向各招聘研究方向相关领域招才纳贤,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